第2章 入宮
關燈
小
中
大
臘月二十五,教坊司為籌辦封後大典,特奉太後懿旨到京中各樂坊戲班選拔伶人樂官入宮。
吹、撥、彈、唱,一十六名女子隨教坊司掌使黃嬤嬤自西宮門而入,走乾華門到後宮,暫且安置在教坊司旁的一處閑置偏遠宮苑。
“撥雲姐姐,你瞧!” 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臉圓圓的,東珠般的眼睛靈活可愛得很,四處張望著。
趙雁兒,擅奏古瑟,幼時被父母遺棄在百戲班門前,受班主一眉撫養長大,年方十五。
她扯著明丹姝的袖子,遙指遠處隱約可見的飛檐明瓦,感嘆道:“我還是頭一次見這樣漂亮的樓閣,簡直要比畫本子裏的還威風!”
“那是長樂宮,” 在二人身後的女子一身青衫,手中抱著琵琶,高髻配上容長臉,修眉端鼻,如新月清暈。
看著趙雁兒所指方向,若有所思:“來日皇後娘娘要住的地方。”
“你也擅彈琵琶嗎?” 趙雁兒聞聲回頭打量著她,又推明丹姝上前,笑盈盈道:“撥雲姐姐的琵琶也彈得很好呢!”
“我叫趙雁兒,這是撥雲。”
“我是周琴。”
“你名中帶琴,卻彈琵琶,真是有趣兒!”
趙雁兒的聲音大了些,在這葉落有聲的後宮裏格外引人註目。
“都嘰嘰喳喳說什麽!” 黃嬤嬤向幾人走來,言辭疾肅如同巖石滾落陡坡,喝道:“來日想在宮裏安安生活下去,切記守好你們的本分!”
“咱們要留在這嗎?” 趙雁兒不解,問明丹姝道:“撥雲姐姐,難道不是過幾日便出宮嗎?”
“你莫不是個傻的!” 見黃嬤嬤走開,一身桃紅容顏娟好的姑娘湊熱鬧過來,小聲道:“既進了宮,誰還想出去呢!”
“你是撥雲?我叫蘇韻巧…” 她雙目猶似一泓清水,在個人臉上轉了幾秒,看向明丹姝時眼中驚艷一閃而過。
“京中眾人皆言姑娘戲絕,卻不知油彩下的面孔這般地驚為天人!”
“不敢當。” 明丹姝無意好惡,只淡淡道。
說話間,黃嬤嬤已將樂女們的住所分好,她四人正巧站在一處,便索性分到同一間。
“我要住這!這扇窗的風景好!” 蘇韻巧先聲奪人,挑了南向靠窗的床鋪,將包袱扔到了床上占位置。
餘下三人無意相爭,只各自隨意安置。
蘇韻巧雙手撐在窗欞上,唇邊撐著笑意,鳳眼含春,一眨不眨看著遠處的高殿明瓦。“真好看啊!”
趙雁兒還是小孩兒心性,方才對長樂宮的羨嘆早便被桌上放著的食盒分去心神,拿著一塊餅餌湊到窗邊:“蘇姐姐你吃嗎?”
“我聽我娘說,皇上龍章鳳姿,很是英俊呢!” 蘇韻巧正在興頭上,心思飄忽著,渾然不覺言辭間犯了妄議君上的忌諱。
“你娘怎麽見過皇上呢?”
“我…” 蘇韻巧恍然回過神來,一張秀面漲得通紅。
回身見周琴也探究著看向她,跺了跺腳,索性和盤托出:“那我說了,你們可不許告訴別人!”
“當然啦!” 趙雁兒沒心沒肺答應,一旁的周琴和明丹姝也頷首。
“我…我爹其實是街道司的勾當官…” (街道司見註釋1)
“原來你是官家小姐啊!”
“也不算…”
街道司在京城這方金雕玉砌的地界,只能算是個連宮門都夠不上的芝麻大點兒的衙門。
“只是我今年已十七了,趕不上來年選秀,我娘打聽到了這個入宮的法子,便…使了銀錢…”
蘇韻巧自小便生得水靈可人,她爹娘便動了攀龍附鳳的心思,指望著女兒一朝侍奉君王,家中雞犬升天。
“進宮這樣好嗎?” 趙雁兒喃喃不解。
“呵!” 周琴聞言秀眉擰成結,頗有幾分怒其不爭的意思,沈著心事自言自語嘆道:“宮中有什麽好的?” 便不再言語。
“都收拾好了嗎?” 黃嬤嬤推門而入,打量幾人片刻,“可有會寫字的?”
趙雁兒下意識看向明丹姝,她可是見過撥雲姐姐寫得一手好字,連百戲班教她們識唱詞的先生都讚過呢!
“你會寫?” 黃嬤嬤問道。
“是。”
“隨我來。”
“嬤嬤稍等!” 蘇韻巧揉著帕子思忖片刻,追上去扶著黃嬤嬤的手臂,從袖中摸出一錠銀子。“我…我也會寫字。”
她娘說過的,進了宮要拔頭冒尖,才能被選到皇上跟前兒。
黃嬤嬤卻並未接下銀子,瞥見蘇韻巧期冀的眼神,轉身望向那扇開著的小窗。
眉頭緊鎖,對幾個不谙世事的女孩子敲打道:“在後宮,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卻不一定走得到…你們的路,遠著呢!”
“嬤嬤…” 也不知蘇韻巧聽沒聽進去,俏臉紅一陣白一陣,嚅囁道。
“你和我來。” 黃嬤嬤帶著明丹姝繞過兩道小門,到了一處極是不起眼兒的偏室,難得和顏悅色道:“去吧,寫完了再出來。”
明丹姝推門而入,還未及站定,便被人迎面攬進了懷裏,耳邊傳來哽咽之聲:“我的姝兒!”
“姨母。” 多年不見,記憶中的面貌已模糊了許多,可明丹姝仍是一眼便認出了眼前這張與她娘親肖似的面孔。
眼前的人,正是如今後宮之主——太後劉氏。
明丹姝跪地叩以大禮,正色道:“丹姝與繼臻,謝姨母多年照拂!”
明丹姝的母親出身河陽劉氏,與出身驃騎將軍府的當今太後是同姓連枝的堂姐妹。
“好孩子,快起來!” 太後還未待她大禮行完,便將人扶了起來,慈眉善目不住端詳著:“好孩子,你受苦了。”
“太後與姑娘敘話,奴婢在外守著。” 瓊芝姑姑見此一幕很是動容欣慰,柔聲慢語推門出去。
“清減許多,” 太後握著她的手,一刻不曾松開。提起舊事,欲語淚先流:“當年之事,是我有愧於明家。”
當今皇上祁鈺生母恭懷皇後早逝,祁鈺六歲起便養在她膝下,雖不是她親生的孩兒,可近二十年來,二人的情分絲毫不遜於血脈相連的嫡親母子。
早年間,先皇為磨礪太子進益,亦恐太子少時體弱不堪重負,江山後繼無人,有意扶持豐王。
卻不曾想養虎為患,豐王多年籌謀,一朝發難,竟與太子勢均力敵。
五年前,奪嫡之爭牽涉外朝內廷,前朝豐王與時為太子的祁鈺針鋒相對,後宮豐王生母假借先皇後之死大做文章,企圖挑撥她與祁鈺的母子關系。
風雨飄搖時,身為太子肱骨的太傅明章,首當其沖。
貪汙軍餉一案,豐王黨羽布置及其周密,利用民間群情激憤的節點,勢不可擋。
祁鈺可腹背受敵時,只能壯士斷腕舍棄明家,打落牙齒和血吞。韜光養晦,以待來日。
明章自祁鈺六歲開蒙時,便為其太傅。十數年悉心教導,如兄如父。其人之死,明家之冤,始終是祁鈺心頭血淚。
眼前的恢弘勝利,哪一步不是血肉模糊…
“父親曾說過,當今皇上必是一代聖君明主…明家,為黎民社稷,粉身碎骨在所不辭。”
明丹姝亦是同時打量著這位記憶中寵冠後宮的劉氏貴妃,如今的六宮之主…在這五餘年間,似乎憔悴了許多。
“萬幸皇上並未辜負太傅之心。” 太後輕撫著明丹姝額發,憐愛不已:“只是委屈了你與繼臻。”
“當年,是姨母讓徐大人救下我與阿臻的嗎?” 明丹姝道出藏於心中多年的疑問。
明家事發時正逢北境戰火,先皇為平息物議沸騰,只得快刀斬亂麻。
她與阿臻,當時正在自河陽外祖家回京的路上,在京皇寺蒙徐家搭救,才躲過一劫。
“非也。” 太後感嘆劫後餘生,“明家案情封卷落定數月後,徐泓才將你姐弟二人幸免於難的消息告知皇上。”
自那以後,一直以來持身中立的徐家,表明了導向東宮的態度,太子與豐王勢均力敵的局面被打破,方才逐漸迎來轉機。
今朝,與豐王長達十年的皇位之爭,塵埃落定不過數月,硝煙血氣仍依稀可辨…
太後此時想來仍覺心驚,“皇上顧念徐家之功,這才下旨立徐方宜為後,徐氏滿門加恩。”
“原來如此。” 明丹姝當年不過十二歲,對其中許多事情知之不詳,如今才虧得一二。
徐家,挽狂瀾於既倒時,扶東宮於大廈之將傾,當之無愧的從龍之功。
“百戲班…是皇上的布置嗎?” 她問道。
心思玲瓏,一點即通。
“當年,徐泓先是將你姐弟二人藏於皇寺,以明府與你二人年歲相仿的下人屍體瞞天過海。”
太後猶記得當年得知她姐弟二人生訊時的驚喜…大隱隱於市,不論將她姐弟二人送往何處,總是不安心,倒不如放在眼皮子底下,親自照料著。
“豐王耳目眾多,我與皇上深感不安,便想出了將你們安置在百戲班的法子。”
“阿臻入軍中的安排,也是皇上的主意嗎?” 明丹姝記得,到了百戲班不久,太後便派瓊芝姑姑露面,照拂於她。
“是。”
“只是…”
既然徐家如此得力,為何姨母與皇上…始終有意瞞下阿臻在軍中的消息。
游走於百戲班的經歷,讓她深知人有千面,心有千變,話到嘴邊又咽下。
“姝兒聰慧,可知我此番讓你進宮的用意?” 太後並未追問她的欲言又止。
皇後入宮以前,後宮大權仍握在太後手中。
教坊司歸內侍省掌管,受太後懿旨,此番明丹姝進宮,皇上並不知曉。(內侍省見註釋2)
“姝兒明白。” 明丹姝一直低垂的眼眸擡起,神如春梅綻雪,堅定道:“明家的門庭,一定要再立起來!”
“劉氏,這一代並無出挑的適齡女兒…” 太後收斂了面上的柔和笑意,於深宮沈浮數十年磨礪的鋒芒畢露。
目光灼灼,一錘定音:“日後,驃騎將軍府,便是你的娘家。”
劉家,需要在新朝握住兵權,延續家族昌盛;明家,需要沈冤洗雪,借力東山再起。
太後,與皇上有養母情分;明丹姝,會繼承皇上對明章的感愧。
親情之外,各取所需。
“太後,皇上正往壽康宮去用晚膳。” 瓊芝姑姑叩門,輕聲提醒道。
“進來吧。”
瓊芝姑姑推門而入,拿著幾張紙交給明丹姝。“這是《伊尹扶湯》的唱詞,姑娘收好。”
墨跡未幹,顯然是方才差人抄錄的。(《伊尹扶湯》見註釋3)
“多謝姑姑。” 明丹姝與太後拜禮告辭,出門面色如常走回住處,當著眾人的面將唱詞交給黃嬤嬤。
“姝兒這孩子,極好。” 回壽康宮路上太後看著禦花園滿園紅梅,心舒意闊。
“奴婢早就說,莫說京中,便是整個大齊,都再尋不到明姑娘這樣好的模樣。” 瓊芝姑姑知道太後的心思,笑著應承。
“不僅是模樣,” 明丹姝一如太後所期望,甚至更加出色,愈發憐愛,讚道:“懂分寸,知進退,知情識趣,冰雪聰明。”
在百戲班的日子非但未搓磨了她,反倒歷練得堅韌剔透。
“既如此,可要奴婢安排黃嬤嬤多加照拂?尋個機會到皇上跟前兒露個臉?”
“不必,” 太後看著不遠處金碧輝煌的壽康宮,朱唇噙笑,洋溢著滿足的愉悅:“同樣的木材,有的能做長樂宮裏的頂梁柱,有的卻只能做被人踩在腳下的登天梯…”
“能不能走到皇上跟前,要看她的本事。”
作者有話說:
註釋:
1. 街道司:街道司設置於北宋時期,《宋會要緝稿》中記載,有”勾當官“兩人,管轄500名在編的環衛工人。
2. 內侍省:古代官制中侍奉皇帝嬪妃生活起居的機構。
3.《伊尹扶湯》伊尹是商代的開國元勳,輔佐商湯及太甲,事見《史記·殷本紀》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吹、撥、彈、唱,一十六名女子隨教坊司掌使黃嬤嬤自西宮門而入,走乾華門到後宮,暫且安置在教坊司旁的一處閑置偏遠宮苑。
“撥雲姐姐,你瞧!” 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臉圓圓的,東珠般的眼睛靈活可愛得很,四處張望著。
趙雁兒,擅奏古瑟,幼時被父母遺棄在百戲班門前,受班主一眉撫養長大,年方十五。
她扯著明丹姝的袖子,遙指遠處隱約可見的飛檐明瓦,感嘆道:“我還是頭一次見這樣漂亮的樓閣,簡直要比畫本子裏的還威風!”
“那是長樂宮,” 在二人身後的女子一身青衫,手中抱著琵琶,高髻配上容長臉,修眉端鼻,如新月清暈。
看著趙雁兒所指方向,若有所思:“來日皇後娘娘要住的地方。”
“你也擅彈琵琶嗎?” 趙雁兒聞聲回頭打量著她,又推明丹姝上前,笑盈盈道:“撥雲姐姐的琵琶也彈得很好呢!”
“我叫趙雁兒,這是撥雲。”
“我是周琴。”
“你名中帶琴,卻彈琵琶,真是有趣兒!”
趙雁兒的聲音大了些,在這葉落有聲的後宮裏格外引人註目。
“都嘰嘰喳喳說什麽!” 黃嬤嬤向幾人走來,言辭疾肅如同巖石滾落陡坡,喝道:“來日想在宮裏安安生活下去,切記守好你們的本分!”
“咱們要留在這嗎?” 趙雁兒不解,問明丹姝道:“撥雲姐姐,難道不是過幾日便出宮嗎?”
“你莫不是個傻的!” 見黃嬤嬤走開,一身桃紅容顏娟好的姑娘湊熱鬧過來,小聲道:“既進了宮,誰還想出去呢!”
“你是撥雲?我叫蘇韻巧…” 她雙目猶似一泓清水,在個人臉上轉了幾秒,看向明丹姝時眼中驚艷一閃而過。
“京中眾人皆言姑娘戲絕,卻不知油彩下的面孔這般地驚為天人!”
“不敢當。” 明丹姝無意好惡,只淡淡道。
說話間,黃嬤嬤已將樂女們的住所分好,她四人正巧站在一處,便索性分到同一間。
“我要住這!這扇窗的風景好!” 蘇韻巧先聲奪人,挑了南向靠窗的床鋪,將包袱扔到了床上占位置。
餘下三人無意相爭,只各自隨意安置。
蘇韻巧雙手撐在窗欞上,唇邊撐著笑意,鳳眼含春,一眨不眨看著遠處的高殿明瓦。“真好看啊!”
趙雁兒還是小孩兒心性,方才對長樂宮的羨嘆早便被桌上放著的食盒分去心神,拿著一塊餅餌湊到窗邊:“蘇姐姐你吃嗎?”
“我聽我娘說,皇上龍章鳳姿,很是英俊呢!” 蘇韻巧正在興頭上,心思飄忽著,渾然不覺言辭間犯了妄議君上的忌諱。
“你娘怎麽見過皇上呢?”
“我…” 蘇韻巧恍然回過神來,一張秀面漲得通紅。
回身見周琴也探究著看向她,跺了跺腳,索性和盤托出:“那我說了,你們可不許告訴別人!”
“當然啦!” 趙雁兒沒心沒肺答應,一旁的周琴和明丹姝也頷首。
“我…我爹其實是街道司的勾當官…” (街道司見註釋1)
“原來你是官家小姐啊!”
“也不算…”
街道司在京城這方金雕玉砌的地界,只能算是個連宮門都夠不上的芝麻大點兒的衙門。
“只是我今年已十七了,趕不上來年選秀,我娘打聽到了這個入宮的法子,便…使了銀錢…”
蘇韻巧自小便生得水靈可人,她爹娘便動了攀龍附鳳的心思,指望著女兒一朝侍奉君王,家中雞犬升天。
“進宮這樣好嗎?” 趙雁兒喃喃不解。
“呵!” 周琴聞言秀眉擰成結,頗有幾分怒其不爭的意思,沈著心事自言自語嘆道:“宮中有什麽好的?” 便不再言語。
“都收拾好了嗎?” 黃嬤嬤推門而入,打量幾人片刻,“可有會寫字的?”
趙雁兒下意識看向明丹姝,她可是見過撥雲姐姐寫得一手好字,連百戲班教她們識唱詞的先生都讚過呢!
“你會寫?” 黃嬤嬤問道。
“是。”
“隨我來。”
“嬤嬤稍等!” 蘇韻巧揉著帕子思忖片刻,追上去扶著黃嬤嬤的手臂,從袖中摸出一錠銀子。“我…我也會寫字。”
她娘說過的,進了宮要拔頭冒尖,才能被選到皇上跟前兒。
黃嬤嬤卻並未接下銀子,瞥見蘇韻巧期冀的眼神,轉身望向那扇開著的小窗。
眉頭緊鎖,對幾個不谙世事的女孩子敲打道:“在後宮,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卻不一定走得到…你們的路,遠著呢!”
“嬤嬤…” 也不知蘇韻巧聽沒聽進去,俏臉紅一陣白一陣,嚅囁道。
“你和我來。” 黃嬤嬤帶著明丹姝繞過兩道小門,到了一處極是不起眼兒的偏室,難得和顏悅色道:“去吧,寫完了再出來。”
明丹姝推門而入,還未及站定,便被人迎面攬進了懷裏,耳邊傳來哽咽之聲:“我的姝兒!”
“姨母。” 多年不見,記憶中的面貌已模糊了許多,可明丹姝仍是一眼便認出了眼前這張與她娘親肖似的面孔。
眼前的人,正是如今後宮之主——太後劉氏。
明丹姝跪地叩以大禮,正色道:“丹姝與繼臻,謝姨母多年照拂!”
明丹姝的母親出身河陽劉氏,與出身驃騎將軍府的當今太後是同姓連枝的堂姐妹。
“好孩子,快起來!” 太後還未待她大禮行完,便將人扶了起來,慈眉善目不住端詳著:“好孩子,你受苦了。”
“太後與姑娘敘話,奴婢在外守著。” 瓊芝姑姑見此一幕很是動容欣慰,柔聲慢語推門出去。
“清減許多,” 太後握著她的手,一刻不曾松開。提起舊事,欲語淚先流:“當年之事,是我有愧於明家。”
當今皇上祁鈺生母恭懷皇後早逝,祁鈺六歲起便養在她膝下,雖不是她親生的孩兒,可近二十年來,二人的情分絲毫不遜於血脈相連的嫡親母子。
早年間,先皇為磨礪太子進益,亦恐太子少時體弱不堪重負,江山後繼無人,有意扶持豐王。
卻不曾想養虎為患,豐王多年籌謀,一朝發難,竟與太子勢均力敵。
五年前,奪嫡之爭牽涉外朝內廷,前朝豐王與時為太子的祁鈺針鋒相對,後宮豐王生母假借先皇後之死大做文章,企圖挑撥她與祁鈺的母子關系。
風雨飄搖時,身為太子肱骨的太傅明章,首當其沖。
貪汙軍餉一案,豐王黨羽布置及其周密,利用民間群情激憤的節點,勢不可擋。
祁鈺可腹背受敵時,只能壯士斷腕舍棄明家,打落牙齒和血吞。韜光養晦,以待來日。
明章自祁鈺六歲開蒙時,便為其太傅。十數年悉心教導,如兄如父。其人之死,明家之冤,始終是祁鈺心頭血淚。
眼前的恢弘勝利,哪一步不是血肉模糊…
“父親曾說過,當今皇上必是一代聖君明主…明家,為黎民社稷,粉身碎骨在所不辭。”
明丹姝亦是同時打量著這位記憶中寵冠後宮的劉氏貴妃,如今的六宮之主…在這五餘年間,似乎憔悴了許多。
“萬幸皇上並未辜負太傅之心。” 太後輕撫著明丹姝額發,憐愛不已:“只是委屈了你與繼臻。”
“當年,是姨母讓徐大人救下我與阿臻的嗎?” 明丹姝道出藏於心中多年的疑問。
明家事發時正逢北境戰火,先皇為平息物議沸騰,只得快刀斬亂麻。
她與阿臻,當時正在自河陽外祖家回京的路上,在京皇寺蒙徐家搭救,才躲過一劫。
“非也。” 太後感嘆劫後餘生,“明家案情封卷落定數月後,徐泓才將你姐弟二人幸免於難的消息告知皇上。”
自那以後,一直以來持身中立的徐家,表明了導向東宮的態度,太子與豐王勢均力敵的局面被打破,方才逐漸迎來轉機。
今朝,與豐王長達十年的皇位之爭,塵埃落定不過數月,硝煙血氣仍依稀可辨…
太後此時想來仍覺心驚,“皇上顧念徐家之功,這才下旨立徐方宜為後,徐氏滿門加恩。”
“原來如此。” 明丹姝當年不過十二歲,對其中許多事情知之不詳,如今才虧得一二。
徐家,挽狂瀾於既倒時,扶東宮於大廈之將傾,當之無愧的從龍之功。
“百戲班…是皇上的布置嗎?” 她問道。
心思玲瓏,一點即通。
“當年,徐泓先是將你姐弟二人藏於皇寺,以明府與你二人年歲相仿的下人屍體瞞天過海。”
太後猶記得當年得知她姐弟二人生訊時的驚喜…大隱隱於市,不論將她姐弟二人送往何處,總是不安心,倒不如放在眼皮子底下,親自照料著。
“豐王耳目眾多,我與皇上深感不安,便想出了將你們安置在百戲班的法子。”
“阿臻入軍中的安排,也是皇上的主意嗎?” 明丹姝記得,到了百戲班不久,太後便派瓊芝姑姑露面,照拂於她。
“是。”
“只是…”
既然徐家如此得力,為何姨母與皇上…始終有意瞞下阿臻在軍中的消息。
游走於百戲班的經歷,讓她深知人有千面,心有千變,話到嘴邊又咽下。
“姝兒聰慧,可知我此番讓你進宮的用意?” 太後並未追問她的欲言又止。
皇後入宮以前,後宮大權仍握在太後手中。
教坊司歸內侍省掌管,受太後懿旨,此番明丹姝進宮,皇上並不知曉。(內侍省見註釋2)
“姝兒明白。” 明丹姝一直低垂的眼眸擡起,神如春梅綻雪,堅定道:“明家的門庭,一定要再立起來!”
“劉氏,這一代並無出挑的適齡女兒…” 太後收斂了面上的柔和笑意,於深宮沈浮數十年磨礪的鋒芒畢露。
目光灼灼,一錘定音:“日後,驃騎將軍府,便是你的娘家。”
劉家,需要在新朝握住兵權,延續家族昌盛;明家,需要沈冤洗雪,借力東山再起。
太後,與皇上有養母情分;明丹姝,會繼承皇上對明章的感愧。
親情之外,各取所需。
“太後,皇上正往壽康宮去用晚膳。” 瓊芝姑姑叩門,輕聲提醒道。
“進來吧。”
瓊芝姑姑推門而入,拿著幾張紙交給明丹姝。“這是《伊尹扶湯》的唱詞,姑娘收好。”
墨跡未幹,顯然是方才差人抄錄的。(《伊尹扶湯》見註釋3)
“多謝姑姑。” 明丹姝與太後拜禮告辭,出門面色如常走回住處,當著眾人的面將唱詞交給黃嬤嬤。
“姝兒這孩子,極好。” 回壽康宮路上太後看著禦花園滿園紅梅,心舒意闊。
“奴婢早就說,莫說京中,便是整個大齊,都再尋不到明姑娘這樣好的模樣。” 瓊芝姑姑知道太後的心思,笑著應承。
“不僅是模樣,” 明丹姝一如太後所期望,甚至更加出色,愈發憐愛,讚道:“懂分寸,知進退,知情識趣,冰雪聰明。”
在百戲班的日子非但未搓磨了她,反倒歷練得堅韌剔透。
“既如此,可要奴婢安排黃嬤嬤多加照拂?尋個機會到皇上跟前兒露個臉?”
“不必,” 太後看著不遠處金碧輝煌的壽康宮,朱唇噙笑,洋溢著滿足的愉悅:“同樣的木材,有的能做長樂宮裏的頂梁柱,有的卻只能做被人踩在腳下的登天梯…”
“能不能走到皇上跟前,要看她的本事。”
作者有話說:
註釋:
1. 街道司:街道司設置於北宋時期,《宋會要緝稿》中記載,有”勾當官“兩人,管轄500名在編的環衛工人。
2. 內侍省:古代官制中侍奉皇帝嬪妃生活起居的機構。
3.《伊尹扶湯》伊尹是商代的開國元勳,輔佐商湯及太甲,事見《史記·殷本紀》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